顿悟:无关山水

 煮茶听雪

一位作品琳琅丰富的老画家只需研磨好水墨,提笔勾勒,然后在创作过程中雕琢构思,及时调整。若是让画家事先于稿纸上定好距离,做出框架,继而按草图完善,怕是这画失了灵性,不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了。

 

一位茶农做茶,也是如此。柴火的数量与鲜叶有关,用手一抓,一嗅,可感知其水份、热度和香气,以此及时控制温度,决定柴火的取舍。既使定量鲜叶,锅面量温,仪器测出水份湿度,仍未必得了好茶。正如按照烹饪大全中的步骤,把各种食材、佐料都精确到微克,再以书中告知的大中小火烹制,所盛之食也未必可口。

 

合格不代表优秀,以公式行动,仅为合格,可能不会有很大差错,但不见得能收获完美。个人的经验,是让公式适应当前的场景,而非以适时条件去迎合公式。更何况于有的行当来讲,并无统一的公式可循,那么,那些无法言传的经验便显得弥足珍贵、万分重要。

 

适应,源自长久的实践,源自年月里的积累。熟知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,走遍云南大小村落山头,步入无数各样的山场茶园,看见各类年代不一的大树小树,与各地茶农一同采摘制作,与各位老师一同品茗探讨,才有积累,才会适应。

 

当未有积淀与涉足,就很难解说这适应与调整,也很难去理解。能够理解,便是顿悟。即是应该在自己的实践中找到合理行动与解说的方式。悟,像是取经。经,是经验;取,除了问,还要探寻,用问得的去指导验证自己的行动,进而所得的累积而起,便是属于自己的经。当你画作时,脑海已构好图,落笔毫不犹豫,粗狂处一气呵成,细腻处精雕细琢。如有人追问这山水间为何所隔半尺,当可一笑了之,因这山早就坐落心头。

 
评论
热度(4)
© qianouxue | Powered by LOFTER